无论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,多高的社会地位,谦虚做人的要求都是立身之根本。
谦而不欺是一种低调的做人品格。
谦是礼,不欺是果,与人为善但并不被人所欺。
谦虚使人进步,骄傲使人落后。
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。
骄傲自满的人,总把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,自我满足,瞧不起任何人。
而谦逊的人不仅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,还能积极、虚心向他人学习。
集众人之长,补己之短。
《尚书》中说:“满招损,谦受益。”
谦虚作为一种美德,既表现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积极的进取精神,义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。
曾国藩说,人若保持谦虚,自可进境无穷。
自身的充实和完善皆由好心态开始。
所以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谦虚,才能算做真正的君子。
《说苑·敬慎》中概括出六种谦逊的美德:“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,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,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,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,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,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。
此六守者,皆谦德也。”
由此可见,谦逊美德能使人获益良多,拥有谦逊就拥有了福气。
一个谦虚的人无论处于何时、何地,都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,永远怀着一颗上进之心。
曾国藩曾经这样说:“人必中虚,不著一物,尔后能真实尤妄,盖实者,不欺之谓也。”
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态度,使他在不到十年时间里,就F}1一个默默无闻的守节闲官,逐渐升阶为权高位重的封疆大吏。
他的受益可以用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:“谦以自持,严以驭下,则名位悠久矣。”
谦虚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谋略,更是修养自我的保身之道。
谦虚之人必为低调之人,不招人厌恶,不引祸端,即使有祸也能避过。
在读书方面,曾国藩认为,“吾人为学最要虚心”
,他以切身体验告诫弟子:“读书穷理,必得虚心。”
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:“天下无穷进境,多从‘不自足’三字做起。”
他曾打过一个比喻:一个人埋头看书,即使每天不吃不睡不玩,而且坚持看到一百岁,在一般人眼里,可能算是知识渊博了。
但是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,即使有人认为他已经博览群书,而他所看过的书与整个史籍比较,却是九牛之一毛,大海之一粟。
因此,一个人不能自满,天下之大,强中更有强中手。
在治军方面,曾国藩受命组建湘军之后,便常常自责,“惟有敬濯不敢师心,而务要虚心,以收集思广益之效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弃后 超级黄金手 狂情教父的重婚娇妻 闪婚霸爱:叶少别烦我 第一婚宠 袁腾飞讲历史 抗日之铁血军魂 莫愁师姐要上天 虚诚 绝品透视神医 总裁太坏:娇妻乖乖让我宠 绝美女房东 妃子笑:魂惑天下 驭鬼有术 重生法医娇妻别黑化 盗墓秘笈 芸汐传.天才小毒妃 天域神枪 重生之毒妃嫁到 我当风水师的那些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