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不是圣贤,都会有过失错误,但能不能知过即改,从善如流,对一个人至关重要。
曾国藩的修身法中,不惮改过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。
有一天,好友窦兰泉来拜访曾国藩。
两位学人相见,自然商讨理学。
然而曾国藩并未真正理解窦兰泉所说的意思,便开始妄自发表见解。
事后曾国藩就指责自己,这就是心有不诚。
不仅自欺,而且欺人,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。
由于不诚实,所以说话时语气虚伪强辩,谈文说理,往往文饰浅陋,以表示自己学理精湛,这不过是表演而已。
这难道有什么好处吗?
曾国藩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,表示悔改,可事到临头,又身不由己了。
没过几日,朱廉甫前辈偕同邵蕙西来访,这两个人都是孔子所说的正直、信实、见闻广博的人。
尤其是朱廉甫前辈屈尊来访,不就是把曾国藩视为志同道合的人吗?没想到曾国藩故伎重演,说了许多大言不惭、沽名钓誉的话。
还有一次,好友陈岱云来访,想看曾国藩的《馈贫粮》,结果曾国藩以雕虫小技,不值一看为由深闭而固拒。
一时之间曾国藩掩饰笨拙,文饰浅陋,巧言令色,种种复杂的情形交织在一起,难以言裁事后曾国藩反省,这都是好名的虚荣心理在作怪啊!都是不诚实的表现。
经历了内心的这几次折磨与争斗,曾国藩开始给自己约定法章:大凡往日自由随和的人,性格不能马上变得孤僻严厉,只能减少往来,相见必敬,才能渐改征逐的恶习;平日夸夸其谈的人,不能很快变得聋哑,只能逐渐低卑,开口必诚,才能力除狂妄的恶习。
曾国藩比荀子还严格,要求也更具体。
在1842年2月的日记中,他这样写道:“一切事都必须每天检查,一天不检查,日后补救就难了,何况修德做大事业这样的事?汤海秋说:‘别人道德行为比我高的我得找到自己不足之处,与抱怨者相处而能保持心情平静,就可以算是一个君子了。”
’他不仅逐日检点,而且事事检点。
天下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人,大概寥若晨星。
曾国藩的这种检点思想,并不是他心血来潮的奇思异想,实在是扎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的自然秉承。
孔子就说过“见贤思齐(看齐)”
,“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”
,看到别人有毛病就反省自己,孔子大概是中国第一个善于反省的大师。
孟子也是一个善于反省的大师,曾国藩最服膺于他,表示“愿终身私淑孟子”
,“虽造次颠沛”
,也愿“须臾不离”
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妃子笑:魂惑天下 莫愁师姐要上天 弃后 驭鬼有术 芸汐传.天才小毒妃 绝品透视神医 狂情教父的重婚娇妻 天域神枪 绝美女房东 抗日之铁血军魂 虚诚 盗墓秘笈 重生法医娇妻别黑化 总裁太坏:娇妻乖乖让我宠 超级黄金手 第一婚宠 闪婚霸爱:叶少别烦我 我当风水师的那些年 袁腾飞讲历史 重生之毒妃嫁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