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> 早和为本恕而不怨(第1页)

早和为本恕而不怨(第1页)

知道克制和掌控自己的人才有掌控别人的能力。

凡惹人恼火之事多已成既定之实,追究只能徒增烦恼。

用开阔的胸襟去面对可恼、可怒、可急、可躁之事,那么再难的事也能找到好的解决办法。

佛家教人不可含嗔发怒;道家教人清静中和;儒家教人要宽恕待人。

古人把惩忿窒欲作为养生的要诀。

惩忿,就是要少恼怒;窒欲,就是要知道节俭。

因为好名好强而过分用心也属于欲。

曾国藩的一生治学于儒,自然深知养生之道,因此能严于律己,立志戒怒。

不仅如此,他还写信教育弟弟、子女按此养生修为,少愤怒,知节啬,以平和为本。

他在给弟弟的家书中如此写道:“吾教尔弟不在多书,但在圣祖之庭训格言(家中尚有数本)、张公之聪训斋语(莫宅有之,申夫又刻于安庆)二种为教,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。

以后在家则莳养花竹,出门则饱看山水,环金陵百里内外,可以遍游也。

算学书切不可再看,读他书亦以半日为率。

未刻以后,即宜歇游观。

古人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。

惩忿,即吾前信所谓少恼怒也;窒欲,即吾前信所谓知节啬也。

因好名好胜而用心太过,亦欲之类也。

药虽有利,害亦随之,不可轻服。

切嘱!”

他教育兄弟要牢记圣贤在养生方面的训导格言,主张适当地养花草,游山水,丰富生活,舒适身心。

看书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收获的多少,养生的要诀在于少生气,节俭自好。

不逞强扮狠,不纵欲。

药虽能治病但也伤身,尽量少服用。

由此信的内容可知道,曾国藩对内在的要求很高,修身养性的方法之多,内外兼有,由思想性情到日常节制无一不有。

这不禁让人想到,如今社会的养生之道也不过如此,尚不及其一半。

养生贵在养心,其次养性,最后养身。

而今更多的是反其道而行之,只做表面功夫,殊不知,心灵的疲惫和衰老才是最要不得的。

由于性格、所受教育的不同及品德修养的高低,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方式。

对志同道合的人,和气对待就好;对荒废自身、毫无养生观念的人,可劝可念唯不可怒;对奢侈浪费不知珍惜者亦同。

曾国藩在修为自身的过程中一向和气待人,不言人过,不怒不吓,有海纳百川的气度。

这也是当代人需要去学习的。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相邻推荐:闪婚霸爱:叶少别烦我  绝品透视神医  芸汐传.天才小毒妃  重生之毒妃嫁到  袁腾飞讲历史  莫愁师姐要上天  盗墓秘笈  弃后  虚诚  狂情教父的重婚娇妻  重生法医娇妻别黑化  绝美女房东  超级黄金手  妃子笑:魂惑天下  抗日之铁血军魂  总裁太坏:娇妻乖乖让我宠  第一婚宠  天域神枪  我当风水师的那些年  驭鬼有术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全职艺术家
我最白全职艺术家
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?略知一二。都会一点的意思?嗯,都会亿点的意思。怀揣系统,靠艺术征服世界,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。...
临渊行
宅猪临渊行
苏云怎么也没有想到,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天门镇,只有自己是人。  他更没有想到天门镇外,方圆百里,是鼎鼎有名的无人区。  少年睁开眼睛时,想象中的世界崩塌了...
明天下
孑与2明天下
明末的历史纷乱混杂,堪称是一段由一些有着强大个人魅力的人书写成的历史。不论是李自成,还是张献忠这些叛逆者,还是崇祯,袁崇焕,这些当权者,亦或是吴三桂,耿精...

最新标签